當下廚電行業持續消沉,自2018年開始廚電市場增勢出現扭轉。中怡康數據顯示,截止2019年上半年,已經連續三個半年呈現負增長,2019H1廚電規模456億,同比-2.9%。以廚電中最基礎的煙灶為例,增速由10%左右下降至-7%左右,2019H1煙灶市場增速為-3.3%,市場行業沒有太大的改觀。
一、七大原因導致行業洗牌加劇其一:房地產政策沖擊。房地產精裝修各地區政策發布,精裝修意味著房地產商與知名家電廚電廠商深度定制化合作,與中間商任何環節都沒有關系,對于本地經銷商而言,大部分樓盤都變成了精裝修,這個速度來得太快,很多經銷商還未來得及反應,就已直接面臨市場需求嚴重不足。
其二:過分依賴傳統實體渠道,傳統廚衛家電渠道土崩瓦解,電商轉戰新零售模式,通俗地講傳統電商也在面臨一樣的危機,品牌集中度在地區市場越來越高,導致雜牌微小品牌受擠壓被迫被踢出地區市場,意味著傳統微小無產品及營銷優勢的品牌會迅速被淘汰出局。其三:品牌差異化不強,沒有在終端市場體現出品牌價值,且出貨量與預期差異較大,用人、原材料、配件及生產成本不斷增加,線下渠道比重大,電商觸網卻仍不理想,因此導致資金周轉受阻而宣布倒閉。其四:線下渠道代理商授權區域過大,走省級或多城市級大區域授權,過分依賴大代理,然而在當下品牌均在發力渠道整合階段,風吹草動星點小事,都可能會導致代理矛盾,下架一個品牌簡直太容易了,畢竟廚衛品牌效應多為區域性。此前就有品牌連續失去多個上億年銷售額的代理商而嚴重受挫。其五:廠商未創新堅持走傳統產銷模式,行業競爭激烈各自創新求發展,再加上市場需求不足,而導致渠道不斷縮水,尤其是在消費端沒有品牌價值,在廚衛渠道沒有品牌影響力的企業,多為率先面對危機的墊底者。其六:行業競爭力不強,對于廚衛行業而言,廠商核心競爭力兩個方面,一是產品差異化環保化智能化,二是營銷先進懂得造勢與聯動效應,前者行業多廠商產品同質化,后者營銷沒有創新只顧產銷,不顧及打造品牌。其七:消費主流群體已變更為8090后,然而多品牌都未抓住8090后的真實需求,或者還在產銷低端劣質低價產品,在當今市場需求連續縮水的階段,先不說產品有多大差異化,就是經銷商銷售沒有競爭力的低端產品,也不會賺到滿意的利潤,這種情況下導致廚衛行業經銷商頻繁更換品牌。
曾經一直流行在廚電市場的民謠:
廚電品牌千千萬
渾水摸魚玩著干
龐大市場搶著干
小貓小狗都能干
商標無數擦邊干
品牌雜牌天天見
十大品牌以百算
假冒偽劣很常見廚電市場真扯蛋
這在2019年將會被改寫~
二、伴隨行業洗牌而來的五波沖擊
一波,在廚電類成為家電市場最后一塊誘人蛋糕的前些年,引來無數蝦兵蟹將投機者及創業者來砸廚電市場。僅太太系就可以數出幾十個品牌,僅櫻花系又有幾十個,僅歐派系也能挖出十幾個,擦邊球公然挑釁打不死澆不滅。
二波,由于起步門檻較低,廣東浙江兩地代工發達。幾千元注冊商標代工廠提供手續,套用一個品牌的形象,在全國任一地點有個庫房就可以玩轉一個品牌,至于有沒有保障非法與否太多了,數不過來不知來頭。
三波,燃氣具、油煙機、熱水器及消毒碗柜質量問題頻發。每一年都可以找到多個地區曝光地區抽檢不合格,品牌、雜牌、一線、二線甚至假冒,頻繁被查卻年年依然會出現,質量及安全難以得到保障。
四波,電商假貨、專供低價、非法產品及雜牌無節操的攪局市場,一方面壓榨了實體店生存空間,讓實體店一度成為網購的體驗店,結果消費者買回去的廚電卻頻繁打臉,就兩個字“很亂”。
五波,突如襲來的消費品升級,環保嚴打淘汰落后產能,原材料一夜間暴漲,多個因素導致2016年末廚電工廠多半停產,渠道價格三番五次的漲,許多小廠或資金不足的廠商,一直到倒閉了還有很多人不知道。然而第六波就在2019年,自廚電市場開始完善準入門檻后,油煙機品牌30%左右已消失,燃氣灶具35%左右被淘汰,熱水器品牌也減少了10%,不僅山寨雜牌被出局,傳統買賣思維的品牌越來越少見了。
溫馨提示:
今日廚電市場已不是以往,以往可以靠打擦邊球,靠出色的營銷混飯吃的年代,若沒有及時完善品牌產品及運營戰略,那么在今年,將可能痛失廚電市場,也許有些還活著,但危機就可能出現在明天。
圖文來源:廚電行業資訊平臺首發,轉載請注明出處責任編輯:一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