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廚電行業資訊在中國質量新聞網發現:中消協發布的《部分商品線上線下質量、價格調查報告》顯示,線上線下價格差越大,線上樣本出現質量問題的風險越大。價格差在30%以上,出現質量問題的比率為19%。
如今,網絡購物已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,小到日用百貨大到家電家具,消費者都可以足不出戶購買到所需商品,然而相對實體店較低的售價,網購產品的質量能否得到保障一直是消費者心中的顧慮,尤其是一些家用電器等大件商品更是讓人難以抉擇。
圖:不同價格差出現質量問題比率圖
本次調查樣本均來源于大中型商場和知名電商平臺,都是消費者日常生活中較為熟悉的品牌,而絕大多數網購樣本產品宣稱與實體商場同款。本次調查所有樣本均進行實驗室檢測,分別委托中國檢科院綜合檢測中心、京檢頤和北京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檢測中心進行。兩家測試機構都是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認可,并具備中國計量認證CMA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。
從中消協這份報告不難看出,商品價格對于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,線上線下價格相差越大,產品質量風險就越大。
據相關數據顯示,家電廚電產品線上的銷售低端機(3000元以下)占比達到80%,平均客單價為2383元;而線下賣場高端機(3000元以上)占比達到70%,客單價為3025元,銷售價格與制造成本的降低必然會影響到質量的穩定性。
近些年為了迎合網購低價的消費需求,不少企業就對產品原有功能進行閹割,部分原材料也進行替換,這種“網絡專供”的低配產品對比線下價格自然極具優勢,但與此同時產品質量也已大打折扣。
從價格相差不超10%的合格率為100%可以看出,實體店在質量方面更有保障,而真正的同款同質產品線上線下價格幾乎相差無幾。
很多消費者認為,線上銷售減少了門店、人工等費用,價格不是應該便宜很多嗎?其實事實并非如此。
雖然線上沒有房租等大額費用支出,但為避免運輸破損,一款家電產品的包裝、物流、服務等成本要遠高出線下20-30%,尤其是縣鎮等偏遠區域,再加上近些年線上競爭日益激烈,品牌的營銷費用大幅度增加,而這些成本最終都要消費者去買單,導致售價與線下幾乎相差無幾。
不僅是價格優勢的喪失,網購家電的售后及質量問題也從未根除。據中消協發布2017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報告顯示,網購售后服務問題占總投訴量的33.2%,質量問題占25.9%,合同問題占18.3%,虛假宣傳問題占7.0%,相對比下,實體店的質量與服務對于消費者來說更有保障。
溫馨提醒
中消協建議???:
經營者要視產品質量為生命,為消費者嚴格把好產品質量關口;
電商平臺要更加重視商品信息審查,更加尊重消費者評價,努力打造網絡誠信消費環境;
政府有關部門要強化質量監管,著力培育安全無憂消費環境;
消費者要多關注商品質量信息,努力做到科學理性消費、依法主動維權。
中消協提醒???:
消費者選擇購買商品時,除了查看經營者提供的商品信息外,要特別關注政府有關部門以及消協組織發布的商品抽檢、比較試驗、調查體驗等信息,留意其他消費者對商品的使用評價,對于線上線下價格差異較大的商品要理性分析,不要沖動消費;
同時,不要參與網絡炒信、刷單等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活動,對所消費商品進行負責任的評價,發現商品存在質量問題或其他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,要及時主動依法維權。
圖文來源:網絡,廚電行業資訊整理發布,轉載請注明出處。
責任編輯:一非